关注微信公众号关注抖音号
首页 => 媒体西区 => 正文
肖明华校长受邀参加“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
发表时间:2018-11-27 10:49:15 来源:成都实外西区 编辑:成都市实外西区
点击/评论:3271/0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教育和中学教育如何有机衔接,为国家培养出创新拔尖人才?11月26-27日,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2018高校高中教育发展论坛(简称双高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校长肖明华应邀出席本届论坛,并就《高中生生涯规划的探索和实践》的议题,作为中学校长代表参与了高峰对话。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为指导单位,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重庆课堂内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大学》杂志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双一流高校和150余所重点高中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和校长名师参加研讨。

 

论坛以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旨在创新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交流方式,共同探讨创新拔尖人才的评价、选拔与培养,共同探索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促进高中教育与高校教育的有机衔接,并通过解读教育改革政策,建立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教育新机制与新路径,有效解决“钱学森之问”和“钱理群之忧”,为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服务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战略

 

1 开幕式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主持。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大气类专业委员会主任谈哲敏,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杜晓勤致辞。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说到,21世纪是知识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引领的新技术革命,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具备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本届论坛聚焦“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将高校和高中聚合在一起,打通学段的约束,深入探讨、广泛交流,共同来考虑未来人才的培养之道,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宴,将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论坛在我校召开,为南京大学开拓视野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大气类专业委员会主任谈哲敏在致辞中表示,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努力提升国家的教学发展水平,使之同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既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形成合力,也需要教育系统内部实现有机地联动。这是"双高"论坛的主题,就是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所在。

 

论坛主办方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杜晓勤在讲话中说到:新高考改革落地的今天,教育已经提到内涵式质量发展的阶段,素质教育真正从根本上推广与发展,更高水平的人才体系正逐步建立起来。2018年是新高校改革全面推进的一年。在这个推进过程中,每个省市、学校都会遇到种种阻力与困惑。虽然各自的困扰和问题各不相同,但是对于优秀学子的培养、选拔与输送,始终是联系高中与高校的紧密纽带。这是一条人才培养与选拔的道路,同样也是联系高中与高校一起解决困惑和障碍的途径。“双高”论坛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围绕着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探讨高校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

 

2 主题发言

 

教育部考试中心评价处处长韩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陈云龙,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成尚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所副所长柯政,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旋,在论坛上分别就新高考政策解读普通高中课程的修改与突破综合素质的的基点与核心:重新认识、发现学生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思考新高考背景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议题做了主题发言。

 

3 高峰对话

 

围绕国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成为了高校与高中教育衔接的关键内容和重要话题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肖明华校长就此议题参与了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校长虞立红女士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主任马进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办主任杨锋、同济大学物理学院物理教研室副主任于明章、山西省实验中学校长孙秀梅、湖北沙市中学副校长赵文华参与的高峰对话。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就此论题发言的中学校长,肖明华校长认为,新高考改革,核心内容总体包含两大方面,第一是高考的内容改革,即科目改革,第二是高考的录取制度改革,即录取改革。科目改革和录取改革,最重要的衔接在于中学和大学。因此,中学最重要的工作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生涯规划,以生涯规划为工作重点;大学最重要的是录取方式变革和持续拔尖培养;以录取方式变革为首要任务。

 

关于学生生涯规划,要分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应该厘清新高考、生涯规划与选课走班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和考试招生的作用是为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公平和国家选拔人才作重要贡献。尤其是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要明确创新拔尖人才所具备的核心要素,如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创造品格等,在此基础上,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性、天性和个性;尊重要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人生志向、从业愿景和价值追求,从而进行学生生涯规划。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个性品质批判创新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要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必须建立科学的培养和选拔体系,实行多元多向评价,分类分层教育,逐渐形成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高、创新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让“钱学森之问““钱理群之忧”得到有效解决他还呼吁高校要增强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尤其要将选拔标准和考录方式透明化,让中学的衔接能做到有效对标,有的放矢。

 

至于选课走班这样的战术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涯规划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信息智能的手段来有针对性的个性设计,尽可能地满足和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最后,他尤其强调了高校的职业规划仅仅是学生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生涯规划的重点部分应该由基础教育阶段来承担完成。

 



来源:成都实外西区  编辑:成都市实外西区